译文
大田宽广难耕种,野草高高长势旺。莫念远方人,惆怅心惶惶。
大田宽广难耕种,野草深深长势强。莫念远方人,惆怅心怏怏。
俏儿惹人怜,扎着小发辫。才隔几日不见,忽戴冠帽已成年。
注释
无田(tián)甫田:不要耕种大田。田,耕种。甫田(tián),大田。
莠(yǒu):杂草;狗尾草。
骄骄:犹“乔乔”,高大貌。
忉忉(dāo):心有所失的样子,一说忧劳貌。
桀桀:借作“揭揭”,高大貌。
怛怛(dá):悲伤。
婉、娈:毛传:“婉娈,少好貌。”
总角:古代男孩将头发梳成两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分歧颇大。旧说中较流行的有刺君主(如齐襄公、齐景公、鲁庄公)、刺奇童无成、劝人勿厌小务大或戒学者及时进修等;今人则提出初耕祷神歌、劝慰离人勿徒劳相思、妇人念征夫、少女恋少男等新解。各家皆有依据,但相较之下,“妻子思念远方丈夫”的说法,更贴合诗篇的文本原意。
诗的前两章以写实笔法展开,采用重叠句式,仅更换四字,核心意涵却高度一致。开篇“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桀桀)”直陈其事:因丈夫远在他乡,家中缺乏劳力,原本该长庄稼的大田尽被野草占据,荒芜一片。诗人望着这般景象,满心忧戚,脱口而出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怛怛)”,实则是思极生怨的反语——说“不要
古今学者对《齐风·甫田》背景的看法分岐很大,比较流行的旧说有刺齐襄公、刺齐景公、刺鲁庄公、刺奇童无成、戒厌小务大、戒学者及时进修;今人新说则有初耕种时的祷神歌、劝慰离人不须徒劳多思的诗、妇人思念征夫之词、少女恋慕少男的诗等等。各家之说都有其理由,但从诗篇的文本意义出发,这可能是写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晋人归楚公子榖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