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明代〕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领军队前往南中地区,所到之处战无不胜。听说有个叫孟获的人,深受当地夷人和汉人的敬仰,于是诸葛亮下令活捉孟获,不要伤害他。捉到孟获后,诸葛亮让他参观自己的军营和阵列,并问道:“你觉得我的军队怎么样?”孟获回答说:“之前不了解你们的虚实,所以战败了。现在承蒙你让我观看军营阵列,如果仅是这样,我一定能战胜你们!”诸葛亮听了哈哈大笑,心里明白孟获还未真心服气,于是放了他,让他再次与自己交战。如此反复,诸葛亮七次释放孟获又七次将他擒获。但即便如此,诸葛亮还是想要释放孟获。这时,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地说:“您拥有天威,南中人再也不会反叛了。”于是,诸葛亮继续进军,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本文主要讲述了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对当地深受敬仰的孟获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七次擒获又七次释放他,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从而平定了南中地区的故事。诸葛亮采用“攻心为上”的策略,而非单纯的武力征服,这显示了他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真正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击败,更是心理上的征服。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不惹庵示僧

朱元璋 朱元璋〔明代〕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只管 一作:只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人问道

王守仁 王守仁〔明代〕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