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许州

沈德潜 沈德潜〔清代〕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池塘清水流淌,垂柳覆满平野,四下尽是翠绿,满眼皆见生机。
连胡须眉毛都似被染绿,一路蝉声伴我走过许州。

注释
许州:今河南许昌。
决决:流水声。
陂(bēi)塘:池塘。
罨(yǎn):覆盖。
平畴:平整的田地。
行人:出行人。此处指自己。

鉴赏

  诗人途经许州时,置身于绵延百里的柳荫道间,眼前碧池清水漾动,岸边垂杨凝翠,四下绿意盎然,连自身的胡须眉毛仿佛都被这鲜活景致染成了绿色,满心都是赏心悦目的畅快。一路蝉鸣轻快悦耳,更添几分愉悦,让他在不知不觉中便轻松走过了许州。

  这首诗无论描摹自然景致,还是抒发内心真情,字句都如村夫野老的心声般从心底自然流露,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但若静心慢品、轻声吟咏,便能深深领悟其中妙趣,当真配得上“语淡而味终不薄”的评价。首句“到处陂塘决决流”,从听觉切入,刻画池塘流水的美妙声响。“决决”一词,据《广雅释训》释为“流也”,王念孙疏证亦提及“《说文》:‘决,行流也。’重言之则曰‘决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沈德潜在朝期间,他的诗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这一特殊地位使他的诗论和诗作,曾风靡一时,影响颇大。诗人路过许州(北周于颖川郡置许州,即今河南许昌),风光宜人,诗兴勃发,写下《过许州》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嗣德:静动衬托 虚实并举——沈德潜《过许州》赏析。《语文月刊》,1996年第12期

简析

  《过许州》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从听觉角度写池塘美妙的流水声;次句写垂杨一片蓊郁;后两句诗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是诗,也是画,足以引人扬首展眉、心旷神怡。整首诗写出了诗人经过许州时,路上所见到的田野和农村的诱人的景色,表达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和轻松愉悦的心情。

沈德潜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56篇诗文 ► 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推窗

袁枚 袁枚〔清代〕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池杜少陵祠堂

蒋士铨 蒋士铨〔清代〕

先生不仅是诗人,薄宦沉沦稷契身。
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
诸侯宾客犹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
一饭何曾忘君父,可怜儒士作忠臣。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