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严子文同傅安道和前韵,因再和谢之。

寄我五云字,恰向酒边来。东风过尽归雁,不见客星回。闻道琐窗风月,更著诗翁杖履,合作雪堂猜。岁旱莫留客,霖雨要渠来。
短灯檠,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多病关心药裹,小摘亲鉏菜甲,老子政须哀。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友人严子文和傅安道对我所作的《水调歌头》非常赞赏,并分别和词一首,我又依原韵和作本词以答之。

友人严子文寄来书函,我正好边饮酒边看信。春风吹尽北归雁阵,却不见客星般的好友归来。听说您在雕花窗下悠然赏月,更有诗翁拄杖漫步,我们本该像东坡雪堂旧友般畅谈。如今旱情未解不敢留客,正盼您如甘霖般降临。
短灯残照,长剑生出了苔藓。杯弓蛇影,让我惊疑不定。身体多病,惦记着药囊,还得亲自采摘蔬菜,真是可怜啊,夜雨茫茫,无事可干,不如请人栽种竹子作为消遣。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辛弃疾于淳熙八年(1181)被罢官归隐,住在上饶的带湖新居,开始了被迫隐居的生活。带湖新居建成后,严子文、傅安道曾寄词来庆贺,辛弃疾便写了这首词答谢。

参考资料:完善

1、 谢永芳编著.辛弃疾诗词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北京市.崇文书局.2016.06.257
2、 (南宋)辛弃疾著;刘坎龙编著.辛弃疾诗词详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67

赏析

  这首词中,稼轩一方面表达对于老友的殷勤盼望之意,另一方面又向他们表达自己的壮志难酬、忧谗畏讥的幽愤情感。后者是他在表达归隐之乐的词中所没有写出来的内心真感受。

  词的上片专抒其殷勤盼望友人前来的挚情。起韵由酒边接读友人来信写起,自然引出下文望友情意。紧接着,借传书鸿雁这一经典意象,细腻描绘出词人一整个春天的翘首以盼与耐心等待,只盼严子文能早日前来相聚。“过尽”却“不见”,这饱含深情的表述,悄然透露出他内心的惆怅与失落。第三韵中,“闻道”一词巧妙运用,由实转虚,词人从眼前的殷切盼望与长久等待,转而想象友人闲适惬意的生活状态,使意境得以拓展延伸,叙事曲折有致、层次分明。在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描写的是词人盼客而客不至的惆怅之情。下片则是因友人不能前来叙旧,转而描写自己在家闲居时的寂寞情态。词人在此对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懦弱进行了无情的谴贵与讽刺,同时抒发在一种无可奈何下,又显得开朗、旷达之情。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0篇诗文 ► 169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梅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花似伊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柳

曾巩 曾巩〔宋代〕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