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伊
欧阳修〔宋代〕
把酒花前欲问伊。问伊还记那回时。黯淡梨花笼月影。人静。画堂东畔药阑西。
及至如今都不认。难问。有情谁道不相思。何事碧窗春睡觉。偷照。粉痕匀却湿胭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端着酒杯在花前想问问你,还记得从前那时候吗?月光朦胧地笼罩着梨花,四周静悄悄的,就在画堂东边、药栏西边的那个地方。
可到了现在,你却像是全不认得我了,叫人没法追问。要是真有情意,谁会说不思念呢?为什么在碧纱窗下春日酣睡醒来,偷偷照镜子时,才发现脸上的脂粉都被泪水冲得匀开,把胭脂也弄湿了。
注释
碧窗:绿色的纱窗。
简析
此词以花前问语起笔,牵出往昔梨花月影下的幽会记忆,静谧场景藏着缱绻。今昔对比中,“都不认” 的冷遇与 “谁道不相思” 的诘问,将深情遭负的怅惘托出。末句碧窗偷照、粉痕湿胭脂的细节,以无言的泪渍写尽思念与委屈,语淡情浓,把爱恨交织的微妙心绪藏于寻常景致,余味绵长。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358篇诗文 ► 1799条名句
山亭柳·赠歌者
晏殊〔宋代〕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宋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