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霖铃·孜孜矻矻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仓名仓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作。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仓沤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勤勤恳恳地劳作而不懈怠,但一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志向,只是勉强自己去做事业。感觉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对于身处困境的人没有什么帮助,哪能有值得留恋的地方,只觉得时光在轮回中匆匆消逝。幸亏有明理静心的佛学,可以使我在短时间内能在精神上把他人超越。到底经历过怎样的事情,才能像现在这样拋却潮水般汹涌澎湃的情绪,认清人这一生就像那渤海上的泡沫般瞬间消散。
无论怎样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事物的根本是不会改变的。只有那些极其微不足道的、藏在心中不切实际的梦想才会被埋没。贪恋他人眼中的荣华富贵、光鲜亮艳,谁又会料到,这世间本来就无物。人一旦心中茫然没有归处,最终被生死命运所屈服,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宋人喜欢借旧曲之名另倚新声,也多用《雨霖铃》词牌抒写离情别恨。此词当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具体年份未得确考。

参考资料:完善

1、 东篱子解译·王安石集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简析

  此词上片阐述人这一生为事业拼搏,有时不知所以然,直到参悟明理静心的佛学,才真正在精神上超越他人、提升自我;下片呈奔放之势,又适可而止调势归于收敛,使人情不自禁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现实细细品味,又感到十分符合客观实际。全词行文谨慎,言简意赅,明理至深,独具匠心,批评了那些迷失自我、贪图名利的人们,同时也是借此自勉。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1篇诗文 ► 75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陈与义〔宋代〕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司马光

《宋史》〔宋代〕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国论

苏辙 苏辙〔宋代〕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