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产不毁乡校·节选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先秦〕

  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为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民之言,吾闻而药之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废除了如何?”子产说:“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过尽力做善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人们的言论,我听取(这些议论后)就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注释
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场所。
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
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以子产不毁乡校之事,彰显广纳民意、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面对然明“毁乡校”的短视之谏,子产直言“民议执政”实为执政者明得失、察善恶的镜鉴,充分肯定民众议政的价值。全篇通过子产之言,传递出执政者当以开放胸襟倾听民声、以民智民力推动善治的启示,体现了春秋时期“民贵君轻”的进步意识。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语十二章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先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生论善学者

佚名 佚名〔先秦〕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诗经·国风·齐风〔先秦〕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