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陈达叟 陈达叟〔宋代〕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抬头忽然看见南飞的大雁,它们声声啼叫,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情意。可恨薄情的丈夫,却连行字也没有捎来。
哭泣着回到香阁里,气满腔的怨恨伴着泪水,把胭脂红粉都浸湿了。等到来年春天大雁北归的时候,我也没有书信捎给他。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衡阳雁:犹言南飞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飞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故称。
万字:雁群飞行时常在天空中排列成“人”字或“一”字,称为雁字。
叵耐: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尊前集》此词归于李白。从词的内容风格看,接近敦煌民间词,可能是民间曲辞而托名李白的。《草堂诗余》前集卷下作宋末陈达叟词,《历代诗余》卷九作南宋陈以庄词,皆误。

参考资料:完善

1、 蔡义江.唐宋词鉴赏课[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8-9

鉴赏

  词中的“衡阳雁”,即指南飞的大雁。雁作为候鸟,每逢秋季便向南迁徙,传说中它们飞到衡阳便止步,不会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继续南行。而“一行书”则源自雁足传书的典故,讲述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北海牧羊,汉昭帝派使者索回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逝。使者巧妙回应,提及汉天子在上林苑射雁,雁足绑有书信,透露苏武所在,迫使单于释放苏武。又雁行排成“一”字,即一行书,这里语带双关,责怪丈夫人不如雁,雁有千声万字,他却一个字也不托飞雁捎来。

  此词以思妇的口吻述说:秋雁打从作客北地的丈夫那边飞来,因此见雁思人。但是,雁能传书,为何他不借大雁寄封书信?这岂不是太过薄情?于是,思妇心中不禁生出怨

展开阅读全文 ∨
陈达叟

陈达叟

陈达叟,宋末人。► 2篇诗文 ► 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刘克庄〔宋代〕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雨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黄公绍 黄公绍〔宋代〕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