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庐山东林杂诗

释慧远 释慧远〔魏晋〕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大挺拔的山岩处烟雾缭绕,幽深的洞壑还留有神迹。
各种声音齐奏大音希声,山流潺湲其声滴滴。
有位行客独自神游此处,直往不停忘其所之。
抚掌抚弄谷水,仙界关门何须疏辟?
游移心性叩开玄扃,感悟妙趣其理不隔。
怎样才能腾上九宵,不用伸展冲天之羽?
臻于妙境所趋自均,顿然妙悟胜于三益。

注释
崇岩:高大挺拔的山岩。
幽岫(xiù):幽深的洞壑。
栖:居住。
神迹:神仙往返的踪迹。
希声:稀有而细微的声音。希同“稀”,《老子》中有“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史载释慧远在东林寺弘法授徒三十多年,好游山水,而且游必吟咏,《庐山东林杂诗》是他游庐峰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姜剑云著.禅诗百首:禅的智慧:中华书局,2008.10:第2页

赏析

  这首诗是东晋名僧慧远所作。慧远是个极好云游的人,本持着纤尘不染的一颗佛心到处游历,时而普度旁人,时而观望微笑。

  此诗所写即是慧远在庐山禅修参悟时所见,诗中首句所讲的“岩吐紫气”的情景,后世的李白等人都见过。山雾与阳光形成的霓虹造成雾气产生薄紫的现象,如同仙人的衣带,引人遐思。慧远深入山中,独行于小径,密林探幽,神思意远。脱离尘嚣,寻找自然同宇宙的玄机。

  于是诗人发出“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的感慨,哪里才是九霄云外呢?偶触云门闸开。高山流水,看遗落凡尘的仙山,灵关顿开,神智翻腾而上,冲天幽游,翱翔宇内,心灵自足,最后两句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庐山东林杂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脱落尘埃,自有幽韵脱俗之高风,写景状物足见方外之人的本色。该诗以感悟佛理为主,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匡庐清幽美丽的自然风貌,记述诗人游览时陶然忘我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出其摆脱世俗牵缠、坚持修行学道的决心。

释慧远

释慧远

释慧远,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360篇诗文 ► 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悼亡诗三首·其一

潘岳 潘岳〔魏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回惶 一作:周惶)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斜川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
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西河 一作:西阿)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晖 一作:辉)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