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卧掷天台赋,我亦梦识枚乘诗。青葱柏树五陵上,长衢夹道连彤墀。
双阙金铺龙马立,千门玉柱凤凰仪。朱邸鸣钟开早宴,翠■白纻流纷倩。
桃杏含春照远山,芙蓉弄水明秋练。向晚留髡钗满地,先春送客花盈殿。
哪能复顾尚书期,可怜未睹王嫱面。殷红叠翠逐韩嫣,一笑千金珠弹圜。
轻宪当风飏粉面,晚妆如月透珠帘。纤裳襞袖榴花湿,玉腕琼肌蕙草鲜。
小娣齐眉吴郑旦,大兄度曲李延年。织成宝带鸳鸯锦,并坐瑶笙阆苑仙。
公子年年惜芳树,金吾夜夜敞雕筵。雕筵芳树荫宫霞,五侯七贵矜骄奢。
金罍云山陈玉馔,琼姬风雪舞瑶华。刘牧镇过袁绍府,武安鄂饮魏其家。
东朝首鼠王公震,西狩获麟国士嗟。差向如渑淹日月,宁论有海变桑麻。
宾主共能将绣虎,圭窬私念剖灵蛇。子政翻经藜火烬,冯唐执戟柘光斜。
对策云龙愁螮蝀,期年金马似天涯。东方馁望三千实,博望魂摇八月槎。
东方大笑张骞哭,去日池台生苜蓿。明月停歌迥不飞,流霞入管更还促。
宝马香车沸锦城,繁弦促调摇金屋。京华乐盛易生悲,身逐浮云无所畀。
黯黯销魂还入梦,沧洲明月下江蓠。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267篇诗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始吾庐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隐溪乘小肩舆,余与立恭徒步。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傍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手一卷,坐庭中,盖齐丘《化书》。延余两人坐。一媪捧茗盌饮客。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马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道士岳州人刘氏,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为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簘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起,缘涧观鱼。大者三四寸,小者如指。余糁饼饵投之,翕然聚,已而往来相忘也。立恭戏以小石掷之,辄尽散不复。因共嘅叹海鸥之事,各赋七言绝诗一首。道士出茶一饼,众析而嚼之。余半饼,遣童子遗予两人。
已而岁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李以率从二骑送立恭及余。时恐晚不能入城,度涧折北而西,取捷径,望草埠门以归。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呜呼!人生聚散靡常,异时或望千里之外,一展读此文,存没离合之感其能已于中耶?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