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夜在这皇城中赏月,月光漫撒好似白雪铺满大地。
再想想洛阳城,清秀的风光也应是现在的一样。
我知道您在这一夜里,也会同我一样,在月下遥望镜湖,思念着远在越州的元微之。
我们三人这彼此思念的心情是相通的,正如这月光能照遍千万里一样。

注释
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镜湖水:《文苑英华》作“临湖水”。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是刘禹锡月夜怀友之作。 时刘禹锡任礼部郎中兼集贤殿直学士,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元稹在越州任浙东观察使,刘禹锡写此诗以寄怀远方的好友。

参考资料:完善

1、 梁守中译注.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刘禹锡诗文选译[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67.
2、 张忠纲主编. 全唐诗大辞典[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357.

赏析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此二句把月色比喻成白雪,用雪之洁来映衬月之清,写出了月色的洁净透彻。在这如雪的月色中,整个人也仿佛陶醉其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这里点出思念老友乐天,设想是否他也像自己一样在举头望月,洛阳城的月光想必同长安城的没有什么差别吧。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这两句是写“我”知道您在这一夜里,也必会和“我”一样,在月下遥望着镜湖,思念着远在越州的元微之。不言一己之思念元微之,而设想乐天在忆微之,曲笔写出对微之的思念,表达更含蓄。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这两句是说,我们三人这彼此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全篇处处写月,以月作为两地友人千里共望的中心,寄托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首诗风格自然清新,语言朴实清新,情感真挚深厚,诗人借月抒怀,表意委婉,友人之间即使相隔千万里,明月也会将对方相忆之情互相转达。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02篇诗文 ► 59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赤壁歌送别

李白 李白〔唐代〕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前出塞九首

杜甫 杜甫〔唐代〕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进酒

李贺 李贺〔唐代〕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