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镇州与文举百一饮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翁仲遗墟草棘秋,苍龙双阙记神州。
只知终老归唐土,忽漫相逢是楚囚。
日月尽随天北转,古今谁见海西流?
眼中二老风流在,一醉从教万事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废墟里的翁仲铜像,伴随着荒草野棘寒秋,让我想起那苍龙双阙,就在那遥远的故国神州。
原只知终养残年,盼望回到久别的故土,忽而朋友相逢,仍痛感是那阶下的楚囚。
可叹,日月尽随着天空向北旋转,古今谁见过大海朝西倒流?
如今,眼前的两位朋友,旧日的风流依然存在,且趁此痛饮一醉,任随那万事自去自休。

注释
镇州,就是宋时的真定府,治所在今河北正定。文举:指白华,字文举,曾任金朝枢密院判官,为金哀宗的重要谋臣,后投降蒙古。百一:指王鹗,字百一,金末状元,后降蒙古,官至翰林学士。
“翁仲”句:化用唐代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蒙古定宗海迷失后元年(1249)夏,元好问来到镇州,筹刻《中州集》。当时,元好问已在镇州获鹿县建起了鹿泉新居,过上了比较安逸闲适的遗民生活。但在诗人的心中,亡国之恨却总难以平静下来。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白华、王鹗聚饮之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郑力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元好问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

简析

  《镇州与文举百一饮》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先写荒凉残破的景象,然后直书金朝神州故都汴京;颔联由国事及身事,写诗人的故国之思;颈联将一个孤臣孽子绝望悲伤的心境和盘托出;尾联发出无可奈何的悲叹,三位金国故臣,只有一醉方休。全诗对仗排偶、质朴隽永,表露了知己相逢、酒酣耳热、去国不遇之情,同时也托出诗人的亡国之痛,长歌当哭,沉痛入骨。

赏析

  首联“翁仲遗墟草棘秋,苍龙双阙记神州。”上句翁仲被荆棘荒草掩埋,写出了荒凉残破景象,一个“秋”字,更使这残破景象带上了一阵阵的寒意,秋风瑟瑟,荆棘丛生,荒草披离,翁仲蒙尘这些景象,象喻了金朝亡国的残景。下句则直书金朝神州故都汴京。故国已亡,京都已废,只剩下饰以苍龙的双阙还能让人记起这曾经是故国的京城。故国早已成为历史遗迹,只能够在心头回忆旧日神州的苍龙双阙了。写老友聚饮,似应从幸会与畅饮落笔,但该诗却突兀而起,劈头去写故国的残破景象,犹似飓风骤起,不知何来。诗人怀念故国的深情是何等的深厚,蕴蓄于胸,难以止抑。该盘空而起的诗句,增添了诗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颔联“只知终老

展开阅读全文 ∨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5篇诗文 ► 49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宿孟津官舍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一夜春寒满下厅。独眠人起候明星。娟娟山月入疏棂。
万古风云双短鬓,百年身世几长亭。浩歌聊且慰飘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长安中作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阶前流水玉鸣渠

段成己 段成己〔金朝〕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