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遥碧亭

杨杰 杨杰〔宋代〕

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
暮云留恋不飞动,添得一重山外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栖之鸟,在亭外自由飞翔,忽而远去,忽而飞还;从亭内向东望去,一派浩渺湖水涌流出东关。
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的青山,在山边不再飞动,远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青山一重。

注释
在杭州西湖。
幽鸟:幽栖之鸟。
去又还:指鸟飞出去后,又飞回亭子来。
迢迢:遥远。
暮:日落的时候。

参考资料:完善

1、 金性尧选注,宋诗三百首,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01,第98页
2、 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215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杭州西湖的遥碧亭观景后,为抒发心情感受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立英著,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诗初解,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08,第45页
2、 金性尧选注,宋诗三百首,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01,第98页

赏析

  此诗开篇即绘就一幅生动画面:亭外,鸟儿自由翱翔,时而翩然远去,时而悠然归返,其态自如,与亭边景致相映成趣;自亭内东眺,但见碧波浩渺,湖水悠悠,仿佛自东关源头潺潺涌出,景致宁静而致远,笔触浅白却意境深远,幽鸟与湖水,一动一静,皆围绕遥碧亭,和谐共生。

  而诗之精髓,尽在后二句。暮色四合,云朵仿佛也染上了情感,不再随风轻舞,静谧地悬于天际,引人遐想山外有山,其构思之奇,展现出山与云相互依偎的壮阔景致。“留恋”二字,妙用拟人,赋予暮云以深情,使之仿佛依依不舍,非不能飞,实乃不愿离去,意境瞬间灵动起来,若换作“飞不动”,则失之生硬,韵味全无。“添”之一字,更是点睛之笔,山云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
杨杰

杨杰

无为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凡礼乐之事皆预讨论。与范镇议乐有异,多攻之。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有《无为集》、《乐记》。► 23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苏辙〔宋代〕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小桥 一作:小楼)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