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香子·茶词

苏轼 苏轼〔宋代〕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宴刚散,余兴仍浓。酒筵将尽时,欢愉更无穷。众人盛赞君王恩赐,初拆御封分赏贡茶:看那茶饼纹路细密,黄金丝袋包裹,正是珍稀的密云龙茶。
此茶效用堪比千杯美酒,饮后只觉两腋生风,清凉通透。暂且让歌女退下,撤去纱灯,待笙歌散尽,庭院归于宁静,方显从容之趣。

注释
绮席:华美的宴席。
金缕:金线,用金线捆扎。
密云龙:北苑御焙著名贡茶。熙宁年间(约1071年)贾青为福建转运使时所造,极其精奢,二十饼为一斤,用“绯”外包者为尝赐大官,供玉食者则独用“黄盖”。周辉《清坡杂志》说:“自熙宁后,始贵”密云龙“每岁头纲修贡,奉宗庙及贡玉食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行香子·茶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约元祐四年(1089年)任杭州知州期间所作茶事词,因获赠宫廷御茶密云龙而创作。

简析

  全篇以宴饮场景为背景,融入宋代品茗斗茶风俗,展现了士大夫阶层的雅趣生活。上阕描绘宴席将尽时分茶细节,通过“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等贡茶意象折射宫廷茶文化等级制度;下阕化用卢仝“两腋清风”诗意,以斗茶博弈后的清凉感受隐喻超脱心境。结尾“放笙歌散”数句由动转静,呈现庭馆宴罢的淡远余韵。作品突破传统茶词格局,以诗法入词,语言清旷诙谐,典故运用自如,体现了苏轼对日常生活题材的艺术升华。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5篇诗文 ► 482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口占绝句

道潜 道潜〔宋代〕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上渔者

范仲淹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