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苏辙〔宋代〕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尉阁下:苏辙向来喜爱写文章,并且对此有着深入的思索。我认为,文章是内在“气”的外在显现,但文章并非仅靠学习就能写好,而“气”却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孟子曾说:“我善于涵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如今品读他的文章,只见其文辞宽厚厚重、宏伟博大,仿佛充盈于天地之间,与他自身涵养的“气”的体量完美契合。司马迁走遍天下,饱览四海之内的名山大川,又与燕、赵之地的英豪俊杰倾心相交,因此他的文章行文疏放不羁,自带一种奇伟不凡的气韵。这两位先贤,难道曾经特意执笔学习过这种文章的写法吗?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气”已然充盈饱满,进而流露于容貌举止,发之于言谈话语,最终自然呈现为文章,而他们自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苏洵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嘉祐二年,十九岁的苏辙与兄苏轼同中进士。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

参考资料:完善

1、 希杨·三点一测丛书初三语文(下)·北京:科教出版社;龙门书局,2003年1月
2、 李旭东·学语文:安徽师范大学学院,2007年 第3月

赏析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十九岁考取进士后,写给时任枢密使韩琦的一封求见信,收录于《栾城集》卷二十二。彼时韩琦执掌全国军事大权,因枢密使一职权责堪比秦汉时期掌兵的太尉,故苏辙尊称其为“韩太尉”。对于一位初登科第的青年而言,要向权倾朝野的重臣求见,如何措辞立意、委婉达意,成为此文最精妙的看点。

  文章开篇并未直奔主题,而是以“作文与养气”为切入点,提出核心观点:“以为文者,气之所形”。这里的“气”,囊括了人的修养气度、精神底蕴与内在格局,而苏辙更强调“气可以养而致”,即通过主动修为得以涵养。为佐证这一观点,他援引两位古贤事例:孟子秉持“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文因内在修养的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一封书信,也是一篇干谒文。作者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然后谈自己养气的方法,从而很自然的把拜见韩太尉纳入谈论的话题,从而表达出希望得到太尉接见的意思,流露出对韩琦的仰慕之情及拜见之意。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03篇诗文 ► 83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闲倚胡床

苏轼 苏轼〔宋代〕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严蕊 严蕊〔宋代〕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秦观〔宋代〕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化龙蛇 一作:舞龙蛇)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