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
冯延巳〔五代〕
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帘浑无绪。檐际高桐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向关情,忆遍江南路。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外寒鸡鸣叫,天就要亮了,香印燃烧成了灰烬。起身坐起没有任何好心情,房屋旁高大的梧桐树上凝结了夜晚的雾气,卷起帘幕却惊飞了一对喜鹊。
罗衣挂在屏风上,懒得去拈针绣缕,一会儿就动了情,忆遍了江南的路。每夜做梦都说些胡言乱语的梦话,已经知道以前的事再也寻不见了。
注释
寒鸡:在寒冷天气啼叫的鸡声。
香印成灰:把香料碾研磨成细末,印成回文图案,然后点燃。指香印已燃烧成灰烬。唐宋时用以计时辰。“香印成灰”表明香已燃尽,天将破晓。
宿雾:即夜雾,指夜晚时生成的雾气。
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梦魂:古人认为人在睡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139篇诗文 ► 128条名句
辨白檀树
《玉堂闲话》〔五代〕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寿山曲·铜壶滴漏初尽
冯延巳〔五代〕
铜壶滴漏初尽,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