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孤兰生幽园
李白〔唐代〕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支孤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被各种杂草所淹没。
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照耀,但很快就为秋天的到来而发愁。
等到飞霜早来之时,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
独处幽园,若无清风吹拂,它的香气有谁能知道呢?
注释
高秋:九月。
淅沥:雨雪细下的样子。
绿艳:指兰的叶和花。此处以修饰词代中心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0-382
2、
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33
3、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53
创作背景
李白集中总题为“古风”的五十九首诗,在编排上并无次第。这五十九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此诗为其中第三十八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33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53
3、
詹 锳.李白诗文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64
简析
这首诗开篇先点出孤兰生于幽僻之园,被众草所掩盖;接着说孤兰虽得阳春照耀,却仍悲叹高秋之月的清冷;而后写飞霜早降,预示着孤兰的绿叶与花朵可能即将凋零;最后以清风为喻,表达了若无知音赏识,孤兰的香气将无人知晓。这首诗以孤兰为象征,表达了才士怀才不遇、不被赏识的伤感。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咏苎萝山
李白〔唐代〕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曲江二首
杜甫〔唐代〕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花边 一作:苑边)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白居易〔唐代〕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