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吴文英〔宋代〕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病怀强宽。恨雁声、偏落歌前。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苍翠的山间小路狭窄蜿蜒,我在晚风中微醺,身旁无人为我扶正歪斜的冠帽。经霜的花朵饱满丰腴,烛火燃尽时人也愈发清瘦,这秋日风光纵然美好,却也难抒心中愁绪。抱病的情怀勉强舒展,可恨那雁鸣偏偏落在歌声之前,更添怅惘。还记得往年留宿此地时的凄凉景象——暮烟弥漫,秋雨连绵,野桥边一片寒意。
美人脸上的酒靥与鬓边的花饰争奇斗艳,奏响一曲清商古调时,头上的金蝉发饰悄然坠落。重阳佳节多是阴雨天气,与佳人相聚的时光如此难得,若得晴光照拂,正好铺展诗笺吟哦。于是移舟画舫,环佩叮咚间,邀来明月共赏。算来明日重阳尚未结束,插戴的紫萸应是格外耐看。
注释
强宽:强自宽
鉴赏
《霜花腴》,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句五平韵。这是吴文英的一首自度曲。南宋周密《萍洲渔笛谱》中有《玉漏迟·题吴梦窗词集》(一题作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将《霜花腴》作为梦窗的词集名。南宋张炎《山中白云词》中有《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一题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以此词作为梦窗词的压卷之作。这些都说明梦窗的这首自度曲在南宋末年已受到广泛推崇。“石湖”,据《舆地纪胜》说,在苏州盘门西南十里处。
“翠微”三句,述登山。“翠微”,指山。梦窗《霜叶飞·重九》词有“但约明年,翠微高处”可以互证。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认为这两句是“以登高陪泛湖”。所以,这两句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吴文英早年客苏时作。据夏承焘先生 《吴梦窗系年》 ,吴文英从理宗绍定至淳佑年间客居苏州十年左右,这首词即作于吴文英阴历九月初八游湖后。
参考资料:完善
1、
田育奇·回环婉转 酣畅自然——读吴文英《霜花腴》: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简析
这首词描写重阳前一日游湖,表现了画船听歌的逸兴。词的上片叙述词人泛湖前登高之事,蒙上了“凄凉如许”的阴影;下片写与歌妓一起乘舟泛湖的情景,其乐融融,一扫上片之浓愁。全词语言明快,无晦涩之感,音韵和谐自然,上片写愁正是为了衬托下片的乐,对比鲜明、其乐愈乐。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 1560条名句
破阵子·春景
晏殊〔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海棠
苏轼〔宋代〕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游沙湖
苏轼〔宋代〕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