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情景

姚宽 姚宽〔宋代〕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郎君恰似途中扬起的飞尘,我却如河堤畔生长的垂柳。匆匆相见便要别离,往后要到何处寻觅你的踪迹。
相逢时我们因满心欢喜而面泛绯红,恰似迎向拂面而来的春风;如今却泪眼相对地分别,泪珠洒落宛若秋雨。熬过这悲伤离别的时刻,分别之后你是否还会将我记起。

注释
生查(zhā)子: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等。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陌上尘:大路上的尘土。
堤边絮:河堤上的柳絮。
悠扬:飞扬,飘忽起伏。
酒面:因喝酒而泛红的脸庞。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题为“情景”,很可能是作者亲眼见景见情,触动了灵感,于是创作了这一首词。词中的主人公为女性,大概是歌妓一类。

参考资料:完善

1、 钱仲联主编,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09,第342页

赏析

  这是一首闺阁词。全词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写成,不事雕琢,自然流转,一气呵成。

  这首词共八句,其中六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首句“郎如陌上尘”与次句“妾似堤边絮”,并非各自以单一事物设喻,而是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实则是说妾也如陌上飞尘,郎也似堤畔飘絮。飞尘与飘絮自在飘荡,没有固定轨迹;尘与尘相遇、絮与絮相逢,相聚本是偶然,离散后也难寻踪影。两人相遇相合的特点,借由尘与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的状态得以呈现,喻义清晰,让词作的表现力随之增强,更能吸引读者。

  在上阕里,第一、二句分别设喻,第三、四句则补充说明比喻的内涵;这四句词作为完整的比喻,构成了不可分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生查子·情景》写的是萍水相逢式短暂的爱情生活。词的上片叙述了俩人分离的原因;下片写相聚与别离的不同情感,并希望对方不要忘情,表达了女子在别时的伤心与痛楚。全词表现为一个严密的有机体,段落层次十分清晰、显明,不作雕饰,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细腻地写出了别情离绪的各个方面。

姚宽

姚宽

姚宽,字令威,号西溪。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宣和3年随父迁居诸暨,其子姚侃、姚仅为诸暨市浬浦镇陶姚村姚氏迁入祖。宋代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著名词人。► 41篇诗文 ► 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春色深 一作:春已深)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出云 一作:出山)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