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题瓢泉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
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稼轩何谓贫穷,任凭檐外泉水如玉珠倾泻。顺应天意的安排,安于自己的处境。自古谁真正理解“用我则行,舍我则隐”? 贤者颜回住陋巷,一竹篮饭,一木瓢水,别人也许受不了这种穷困,他却守清贫而自乐。料想当年,曾问孔丘:既以粗茶淡饭为乐,又何必整日忙碌不停?
泉水呀,姑且与浮云青山相伴,不要匆忙地流下山去。对泉照影,自觉苍老,被当权者冷落,乃意中事。饮罢泉水,但觉口齿清凉,满怀清香。笑挂瓢树上,风吹有声面摔碎。问:何不作哑以保全自己?

注释
瓢泉:《铅山县志》:“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泉为辛弃疾所得,因而名之。其一规圆如臼,其一规直若瓢。周围皆石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辛弃疾闲居带湖时以其精明的头脑经营田产。他购买了一块土地,其中有泉名为周氏泉,稼轩购得后改其名为“瓢泉”,并在此营建住宅。后来辛弃疾再次罢官后即在此地居住。淳熙十四年(1187),有《水龙吟·题瓢泉》。

参考资料:完善

1、 辛弃疾. 经典传家 图解辛弃疾词[M]. 合肥:黄山书社, 2016.03.第147页
2、 吴长庚.延陵堂文学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85

赏析

  这首词吟咏瓢泉,主旨就在一个“乐’字上。

  上片起句即以“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来表明自己的乐观情绪,他并不担心必隐以后的清贫生活,甚至将瓢泉溅起的朵朵浪花比作琼玉珍珠,将其视为自己的财富,可见词人之高雅。“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作者为自己能够以达观的心态看待人生而表示得意,因为他已经做到了“行藏用舍”,因而也就毫无遗憾。接下来词人又以安贫乐道的颜回自许,“一瓢自乐”意为其所居之地有如琼玉一般的瓢泉,生活虽然清苦,但是没有烦恼,也不用再为仕途的得失而忙碌奔波,且悠闲自在。

  下片是作者面对瓢泉产生的独特想法,“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词的上片以颜回自许,表明词人安贫乐道、伴泉而居之志,生活虽然清苦,但不用再为仕途的得失而忙碌奔波,且悠闲自在;下片以泉自写,抒发了他的高洁情怀。全词取与泉、瓢有关的典故抒情写志,笔法多姿,语句散文化,外示超旷、内蕴幽愤,希望远离喧器的尘世以保持自己高洁品行。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0篇诗文 ► 169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雨霁风光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劝学诗

赵恒 赵恒〔宋代〕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思

陆游 陆游〔宋代〕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砧杵 一作:衣杵)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