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翁
于谦〔明代〕
田舍翁,老更勤,种田何曾辞苦耕。
鸡皮鹤发十指秃,日向田间耕且斸。
雨旸时若得秋成,敢望免甘充口腹。
但愿公家无负租,免使儿孙受凌辱。
吏不敲门犬不惊,老稚团圞贫亦足。
可怜憔悴百年身,暮暮朝朝一盂粥。
田舍翁,君莫欺。
暗中朘剥民膏脂,人虽不语天自知。
赏析
于谦的杂体诗(即古体诗)大多涉及明代的社会生活和触及当时的社会问题,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关心人民疾苦的襟怀。此诗写一位老农民穷苦困顿的生活,揭示出当时统治阶级剥削压榨农民的惨重情景,正是当时深重的阶级剥削的真实写照。诗一开头,便直承题目以一“田舍翁”作为典型形象来写,一以贯之,统摄全篇。
首四句先写这一田家老农民的勤劳。“何曾辞苦辛”,谓何尝逃避过劳苦。联系前句的“老更勤”,可见这位老农一辈子都在辛辛苦苦地种田,愈老愈辛勤,从来没有偷过懒。以致皮肤粗糙如“鸡皮”,白发苍苍如“鹤”,十个手指因过分劳作,指甲因磨损而脱落殆尽,变成一根根秃指了。尽管如此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见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朝廷因功加封于谦为“少保”,总督军务。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419篇诗文 ► 52条名句
楚人养狙
刘基〔明代〕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子昂碎琴
冯梦龙〔明代〕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水仙子·瓦匠
陈铎〔明代〕
东家壁土恰涂交,西舍厅堂初瓦了,南邻屋宇重修造。弄泥浆直到老,数十年用尽勤劳。金张第游麋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手镘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