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避暑的帘子一拉开,就散出格外清雅的香气,蒙受着深厚恩宠,近在咫尺就能望见帝王的仪仗。
仙境洞府里的花,该是像平常那样自在绽放,而壶天仙境中的日子,过得比人间要特别漫长。
坐得久了,忽然恍惚间竟觉得自己像乘上木筏,冲犯了天上的星斗;真要起身回去时,又怕人间早已过了许久,连沧海都变成了桑田。
如今我想起当年的东方朔,只能报以一声冷笑——他终究不过是靠幽默诙谐,去侍奉汉朝的皇帝罢了。
注释
异香:浓烈奇特的香味。
龙章:皇帝的仪仗。
日向壶中特地长:典出《后汉书·方术列传》,借指特殊机遇。
海生桑
该诗创作于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六月十七日,韩偓时任翰林学士。诗中"恩深咫尺对龙章"反映其受昭宗器重,但“归来兼恐海生桑”暗示对唐王朝动荡时局的隐忧。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点明召对场景,颔联以道教意象隐喻特殊境遇,颈联形成工整对仗,通过“槎犯斗”典故展现仕途如涉天河之险,尾联以 “冷笑东方朔” 收束,跳出对景致的描摹,通过对比东方朔以诙谐侍君,含蓄流露诗人不愿仅以戏谑自处、渴望实现更高价值的心境。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338篇诗文 ► 6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