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韩偓 韩偓〔唐代〕

清暑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
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
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
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避暑的帘子一拉开,就散出格外清雅的香气,蒙受着深厚恩宠,近在咫尺就能望见帝王的仪仗。
仙境洞府里的花,该是像平常那样自在绽放,而壶天仙境中的日子,过得比人间要特别漫长。
坐得久了,忽然恍惚间竟觉得自己像乘上木筏,冲犯了天上的星斗;真要起身回去时,又怕人间早已过了许久,连沧海都变成了桑田。
如今我想起当年的东方朔,只能报以一声冷笑——他终究不过是靠幽默诙谐,去侍奉汉朝的皇帝罢了。

注释
异香:浓烈奇特的香味。
龙章:皇帝的仪仗。
日向壶中特地长:典出《后汉书·方术列传》,借指特殊机遇。
海生桑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六月十七日,韩偓时任翰林学士。诗中"恩深咫尺对龙章"反映其受昭宗器重,但“归来兼恐海生桑”暗示对唐王朝动荡时局的隐忧。

简析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点明召对场景,颔联以道教意象隐喻特殊境遇,颈联形成工整对仗,通过“槎犯斗”典故展现仕途如涉天河之险,尾联以 “冷笑东方朔” 收束,跳出对景致的描摹,通过对比东方朔以诙谐侍君,含蓄流露诗人不愿仅以戏谑自处、渴望实现更高价值的心境。

韩偓

韩偓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338篇诗文 ► 6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李益〔唐代〕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不见

沈佺期 沈佺期〔唐代〕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晴

王驾 王驾〔唐代〕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版本一)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版本二)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