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舍遇雨
杜荀鹤〔唐代〕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的月光与星光,顷刻间便收隐不见;远山的轮廓、江水的涛声,悄然间勾起了心中的愁绪。
半夜时分,孤灯之下,十年来的往事涌上心头,一时间竟与窗外的雨声一同,交织着漫进了思绪里。
注释
旅舍:一作“旅馆”或“旅中”。
坐来:顿时、顷刻。坐,表示无缘无故。
岳色:即山色,岳,山色高大的山为岳。
十年事:指诗人十余年来经历的事情。
和雨:跟雨声一起。和,《才调集》作“随”。
参考资料:完善
1、
郁沅主编,古今绝句鉴赏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09,第482页
2、
霍松林著,霍松林选集 第十卷 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10,第363页
3、
李敬一主编,休闲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5.04,第270页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很有政治抱负,不但自己以“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身谋”(《秋宿山馆》)自勉,而且还常以“共有人间事,须怀济物情”(《与友对酒饮》)希望友人。但由于唐末社会黑暗,使他一直怀才不遇,壮志难伸,曾有“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自叙》)。这种长期不幸遭遇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在诗人胸中形成了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和不尽的凄苦。诗人在旅行中的一个雨夜,宿于山下江边的一个小店,即景写下了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主编,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884页
赏析
这首诗既是借景抒怀之作,也是追忆过往、感怀身世的篇章。前两句点明雨夜之景,诗人见雨而生愁绪;后两句则道出十年漂泊的怅恨,旅夜孤灯之下,这份愁绪随雨声一同涌上心头,尽显诗人凄苦与孤愤的心境。全诗情景交融,不堆砌典故,不刻意雕琢,纯以白描手法勾勒,将惆怅自怜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开篇两句,诗人先从室外远景着笔,由天空铺陈至地面。古人论诗认为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却可 “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此诗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正是情景相生的典型 , 所写之景既是触动诗人情思的媒介,又因被注入了诗人的心境与情感,经情绪酝酿后,渲染出浓重压抑的氛围,对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壮志难
简析
《旅舍遇雨》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点明雨夜的场景,诗人由此对雨生愁;后两句写其十年飘泊之恨,在旅夜灯前,随雨齐来,体现出诗人凄苦、孤愤的情绪。全诗情景交融,不用典,不雕琢,纯用白描,构成一种俯仰开合、百感苍茫的情思和意境,使惆怅自怜的情绪溢于言外。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322篇诗文 ► 85条名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杜牧〔唐代〕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春雨
李商隐〔唐代〕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石壕吏
杜甫〔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出门看 一作: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