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昭上帝,毓灵下土。人极储精,区和流布。人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人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人和,人得其粹。五性出矣,七情生生。不愆以忒,乃全厥备。
全复厥备,为人之门。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手足发肤,耳目鼻口。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取之如何,性情是适。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我宅我里,琴山维之。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昔我植竹,于山之腰。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山石凤跂,山花锦囊。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万民和矣,奏泰和音。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知音伊谁,韶石之子。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像托伊何,琴山之上。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旧盟猿鹤,投我好音。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韬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岁。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霍韬学博才高,著作甚多,有《诗经注解》、《象山学辨》、《程周训释》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传世。► 183篇诗文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
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射也者,射己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己之心也,各得其心而已。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