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家洞

李贺 李贺〔唐代〕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像雀儿跳跃,促促地踩着黄沙上战场,青石磨制的箭头,饰有兽角的硬弓四尺长。
黑旗三挥,铜鼓擂得震天响,高声呐喊如猿啼,还用力摇动着箭囊。
彩带缠在小腿上,打成斜折状,彩衣缤纷的队伍与葛花相映,排列在溪旁。
夜雾笼罩的山潭里,白鼍的吼声令人胆丧,竹蛇飞蠹在暗处袭击,更叫人难以提防。
黄洞人获胜,悠闲地骑着竹马缓缓回家去,官兵在容州竟残杀辖境的百姓去冒功请赏。

注释
黄家洞:史称“黄洞”或“黄家”,唐朝时住在邕州——今广西邕宁县一带的少数民族,以其曾居黄橙洞,故如是称。
雀步:行路像雀跃一样。蹙(cù)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中唐时期从唐德宗贞元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当时少数民族黄家洞部族起兵反抗朝廷统治,和官军进行了长时期的斗争。关于这个地区少数民族反抗朝廷统治的原因,晚唐人樊绰在他所著的《蛮书》一书中有较深刻的记载:“缘邕、交两地长吏苛暴,恣杀非辜,致令众蛮告冤,因兹频来攻掠。”《旧唐书·孔戣传》也说:“时桂管经略使阳旻、桂仲武、裴行立等骚动生蛮,以求功伐,遂致岭表累岁用兵。”此处虽没有说得《蛮书》那么明白,但也指出了是由于裴行立等为了以征伐立功,去骚扰少数民族引起他们的反抗,这些记载都是比较公正的。这些是李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朱自清考定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六月后(参见《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全诗仅十句。头八句是写黄家洞蛮抗击官军的战事大略。“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是写其步履与武装。步子非常奇特,是雀儿一样的步子,一跳一跳的,步子踏(“蹙”)在沙上,便发出“促促”的响声;而他们的武装却是四尺见长的用兽角装饰的弓和用青石作箭头的箭。“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是写黄家洞蛮部队的情状。一种狭而长的黑旗点了三下,铜鼓声大震,蛮民集合了。每一个黄家洞人都像猿猴那样怪声怪气地大声叫喊,双手还频频摇着自己的箭袋(箭箙)。“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是写这支部队的“军服”。这“军服”和民服无异,也是够别致的了:他们的“裹腿”仅用彩巾斜缠着的。这一支队伍在溪头傲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黄家洞》是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述了黄家洞人自卫反抗官军的情况。诗的前八句写黄家洞蛮抗击官军的战事大略,后两句写战后情景。整首诗具有一种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风格,诗人在传闻之中,选取最富于特色的片断加以描写,使得全诗散发出异域情调的生活气息。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5篇诗文 ► 66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亭送别

许浑 许浑〔唐代〕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东游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岑参〔唐代〕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车师 一作:军师)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