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镜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美人与我分别时,赠我的铜镜一直被我收藏在匣中。
自从你离开后,镜中再无如花娇颜,就像秋水中不见临水芙蓉。
许多年不曾打开匣子,因被氧化而变红的铜镜上已满是尘埃。
今日取出铜镜拂去尘埃,镜中照出我的憔悴面容。
照完之后,又拿着这把背面刻有双盘龙雕饰的铜镜再次叹息惆怅。

注释
经年:经过很多年。
拂拭:掸掉或擦掉。

赏析

  这是白居易诗作中为数不多的情诗之一。诗人总是多情的,虽然封建礼教主张男女授受不亲,但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虽然反映男女之爱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但却有不少诗人冲破礼教束缚,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此类作品常有两个特点:一是所谓名为言爱情,而实际上另有所指,往往以爱情的不得意喻仕途的不得意。读这样的作品,应当照顾它的两层含义。二是此类作品在风格上大都含蓄委婉,属婉约一派。

  白居易的这首《感镜》是一首单纯的情诗,记叙了诗人与一女子分别后的相思之情。

  诗的前四句就镜写所思。起笔平实,直写美人以镜赠别,继而以“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和七年(812)左右,作者时在下邽。诗人少年时期与比他小四岁的女孩湘灵相识,两人相知之深,相爱之笃。诗人早把湘灵视为终身伴侣,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阻挠,两人最终未成眷属。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让诗人始终难以忘怀。有学者认为,此诗即是怀念湘灵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师长泰注评,白居易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08.02,第129-130页
2、 杜红艳. 浅析白居易诗歌中的“莲”意象[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2):86-88.

简析

  《感镜》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就镜写所思,见铜镜而思念美人;后六句就镜写“我”,长年不开镜,打开后照见了憔悴的面容,而见到铜镜背后的双龙,又感于“盘龙成双人却单”,陷入惆怅。全诗通篇没有写一句相思,而又处处在写相思,含而不露,宛曲而有情致。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0篇诗文 ► 187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遣

罗隐 罗隐〔唐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宫词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湿 一作:尽)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婚别

杜甫 杜甫〔唐代〕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