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南夕望
杜甫〔唐代〕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边的风景随着百丈竹索不断变换,孤舟在斜阳下缓缓前行。
兴致来时拄杖沿江漫步,极目远望只见云沙相接苍茫无际。
在那春天的竹林中,我仿佛看到了女神山鬼;思念爱人的湘娥,也倚靠着暮春花丛、默默无言。
迁客旅人经过这个清绝之地,都不禁感叹不已。
注释
百丈:牵船的篾缆。
杖屦:手杖与鞋子。
简析
《祠南夕望》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以江色之广、孤舟之小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江面的壮阔,又勾勒出诗人孤独漂泊的形象;颔联表达诗人虽有兴趣却无力远行的无奈,而“目断更云沙”则进一步展现出他对远方无尽的向往与凝视,却只能徒增惆怅;颈联运用神话传说,写出一派凄迷、幽美之景;尾联对这片清绝之地发出万古长叹,既是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是万古一长嗟,情韵悠长。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7篇诗文 ► 2726条名句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唐代〕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