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浮山记

戴名世 戴名世〔清代〕

  浮山去县治一百里,其奇怪名天下,而县之人罕有至焉。盖以其远且僻,车船辄穷日而至,以故游者弃之,类怅望不能至。其至者又多因他事过其下,偶一登览遂去,莫能尽其奇也。而负郭道旁之山无可观者,而相率游者甚众。呜呼,以远且僻而其奇不得售焉;其售者又止如此,岂非其地使然哉!

  余尝闻浮山之胜,欣然慕之,自以生此邦,有终焉之意。辛酉之秋。与二三子者浮舟出江滨,经浮山之麓,私心独喜,庶陟而浮焉,以娱吾志。二三子者不可,曰:“去!去!及风之迅也。”先是余在舟中望见之,高不一里,广袤不二三里,若无奇焉。而其中岩壑秀丽,盖已工绝。夫以远且僻不得售其奇,而其奇又隈藏含蓄如此,此其所以至之少也。余既悔其去而不得尽其奇也。已而归过山中,登览二日而还。俟他日买田其间以终焉,而庶以写浮山之形容,而先为记之。如此,便僧诸石壁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浮山距离县城有一百里,它的奇特怪异闻名天下,但县里的人很少有去过那里的。大概是因为它地处偏远又荒僻,车船往往要一整天才能到达,因此游览的人都放弃了它,大多只能怅然远望而无法抵达。那些到达的人,又多是因为其他事情经过山下,偶尔登上去游览一番就离开了,不能尽情领略它的奇特之处。而县城近郊道路旁边的山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结伴去游览的人却非常多。唉,因为偏远荒僻,它的奇特之处无法展现;而那些能被人看到的景致又只是这样,难道不是地理位置使它这样的吗!

  我曾经听说浮山的美景,满心欢喜地向往它,自认为生长在这个地方,有在那里终老的想法。辛酉年的秋天,我和两三个友人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本文借浮山因偏远荒僻少人游览,近郊普通山却游人众多的对比,感慨地理位置对景致展现的影响。作者向往浮山美景,辛酉秋途经未得尽兴游览而后悔,返程时登山两日。文中流露出对浮山奇景的喜爱与遗憾,及将来在此定居描摹其貌的心愿,暗含对美景遭埋没的惋惜。

戴名世

戴名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逮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于市,史称“南山案”,戴名世后归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南山墓”。► 12篇诗文 ► 19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诗五首·其一

赵翼 赵翼〔清代〕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