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东阳城,隐侯昔所制。山川无古今,城邑有存废。
梦寐涵碧亭,草间得遗记。飞流落天明,喷洒寒玉碎。
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李杜到韩刘,峥嵘相品次。
景因真赏见,遗句细吟味。假盖上前峰,提携有儿稚。
明朝春开晴,步到中兴寺。山僧引客游,佳处相指示。
群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报以遗姓存,犹感邑中厉。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
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疑是苏耽鹤,去家已千岁。
怀土一来归,故画华表字。上方有重阁,景与众山会。
一酌玻璃泉,碧色剑铓淬。小丛相思树,红蕊粲丹荔。
僧言此芳根,草木独灵异。上枝花尽开,下实方委坠。
开落俟相见,终始周一岁。不同桃与李,华实苦相避。
愧师论应实,未辨谈实际。山寒足力疲,蕙帐聊假寐。
交错佛衣巾,红绿错裙袂。
虽非维摩室,天女亦游戏。起濯古铜壶,凛凛存往制。
涤手焚妙香,剩与洗尘滓。攲枕听松风,为我勤解秽。
幽寻欲黄昏,小圃春物丽。落日在前峰,骀荡东君醉。
宫娥失翠钿,摇荡谁复制。风起落花多,翩然如坠珥。
植杖久裴回,羁旅得少慰。恨无昔人语,剖析发幽秘。
明朝漫回首,长途方耸辔。绵绵芳草多,天涯乱愁思。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