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怀信巧修龙船
沈括〔宋代〕
宋初,两浙献龙船,长二十余丈,上为宫室层楼,设御榻,以备上游。岁久,腹败欲葺,而水中不可施工。时宦官黄怀信献计:于金明池北凿大澳,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架其上,乃决水入澳,引船搁梁上。即车出澳水中,船乃架于空中。补讫,复以水浮船,撤去梁柱,以大棚蒙之,遂为藏船之室,且永无暴露之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宋朝初年,两浙地区献上了一艘龙船,长度有二十多丈,船上建有宫殿式的楼层,还设置了皇帝的御榻,以备皇帝出游时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龙船的船底朽坏需要修缮,但在水中无法进行施工。这时宦官黄怀信献上一个计策:在金明池的北边开凿一个大水湾,这个水湾足以容纳那艘龙船,在水湾底下设立柱子,再用大木头架设在柱子上方,然后将水引入水湾,让龙船搁置在木头梁架上。接着把水湾里的水抽干,这样龙船就架在空中了。修缮完毕后,再重新用水将船浮起,撤去梁柱,最后用大棚将船遮盖起来,这样就成了一个藏船的地方,而且永远也不用担心船只暴露在外受损了。
注释
两浙:浙东和浙西的合称
简析
此文通过叙述宋初龙船的修缮过程,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黄怀信的计策巧妙利用了水的浮力和梁柱的支撑作用,将原本在水中无法施工的难题化解,体现出古人在面对实际困难时的灵活应变和创新能力;同时,文章描述清晰,逻辑严密,使人能轻松了解整个修缮过程,感受到古代工程的宏伟与精妙。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81篇诗文 ► 99条名句
墨池记
曾巩〔宋代〕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宋代〕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化龙蛇 一作:舞龙蛇)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李清照〔宋代〕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