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晚风从芦苇丛中吹来,秋日的江面漾起鳞甲般的波浪。
天边残留的晚霞忽然变幻了颜色,远处天边征行的大雁隐约传来声响。
军营的鼓声已没了声响,江面上渔家的灯火已经点亮。
如今再没有人能像袁宏那样咏史,我只能独自在月下徘徊彷徨。
注释
牛渚:山名,即采石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紧临大江。此处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
鳞甲:形容风吹水的波纹像鱼鳞。
戍鼓:驻防军营的鼓声。
咏史:指的是东晋时代出身贫寒的袁宏,因善咏史诗而被镇守牛渚的镇西将军谢尚提携发迹的故事。据《晋书·文苑传》:“袁宏少时孤贫,以
这首诗的首联寥寥数语就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凄清衰飒的基调。晚风轻拂,芦苇丛随之轻摇;而秋日的江水,在微风的轻拂下,泛起层层波纹,如鳞甲般闪烁。这里的“晚”与“秋”,不仅勾勒出一幅暮秋晚景,更深刻地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萧瑟。
颔联两句继续写眼前之景,满天绚烂的晚霞忽然间变幻了颜色,远处天边征行的大雁隐约传来声响。“残霞”点出一个“晚”字,“游雁”烘托出秋的气氛。看似不经意的随机点染,却处处紧扣诗题。这两句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残霞变色、远雁哀鸣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寂寥、凄清的伤感情调。
颈联则巧妙地通过场景的转换,暗示了时间的悄然流逝。军营中
《晚泊牛渚》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诗的首联写风吹江面,为全诗定下凄清衰飒的基调;颔联写眼前的满天晚霞,以及天边征行的大雁,继续渲染伤感的情调;颈联写军营鼓声渐息,渔家已万家灯火,显示了时间的推移;尾联用典,抒发自身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感慨。全诗以写景见长,借景抒情,情随境生,文字简约,风格流畅,体式不拘常规,别具一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白雉 一作:白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