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晚风从芦苇丛中吹来,秋日的江面漾起鳞甲般的波浪。
天边残留的晚霞忽然变幻了颜色,远处天边征行的大雁隐约传来声响。
军营的鼓声已没了声响,江面上渔家的灯火已经点亮。
如今再没有人能像袁宏那样咏史,我只能独自在月下徘徊彷徨。
注释
牛渚:山名,即采石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紧临大江。此处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
鳞甲:形容风吹水的波纹像鱼鳞。
戍鼓:驻防军营的鼓声。
咏史:指的是东晋时代出身贫寒的袁宏,因善咏史诗而被镇守牛渚的镇西将军谢尚提携发迹的故事。据《晋书·文苑传》:“袁宏少时孤贫,以
这首诗的首联寥寥数语就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凄清衰飒的基调。晚风轻拂,芦苇丛随之轻摇;而秋日的江水,在微风的轻拂下,泛起层层波纹,如鳞甲般闪烁。这里的“晚”与“秋”,不仅勾勒出一幅暮秋晚景,更深刻地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萧瑟。
颔联两句继续写眼前之景,满天绚烂的晚霞忽然间变幻了颜色,远处天边征行的大雁隐约传来声响。“残霞”点出一个“晚”字,“游雁”烘托出秋的气氛。看似不经意的随机点染,却处处紧扣诗题。这两句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残霞变色、远雁哀鸣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寂寥、凄清的伤感情调。
颈联则巧妙地通过场景的转换,暗示了时间的悄然流逝。军营中
《晚泊牛渚》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诗的首联写风吹江面,为全诗定下凄清衰飒的基调;颔联写眼前的满天晚霞,以及天边征行的大雁,继续渲染伤感的情调;颈联写军营鼓声渐息,渔家已万家灯火,显示了时间的推移;尾联用典,抒发自身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感慨。全诗以写景见长,借景抒情,情随境生,文字简约,风格流畅,体式不拘常规,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