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六
李白〔唐代〕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濯锦的清江水奔流万里,帝王的舟船挂上云帆,向东可以直下扬州。
北方的长安虽有上林苑可供夸耀,南京成都也有散花楼可与之媲美。
注释
龙舸:皇帝的舟船。
散花楼:一名锦江楼,在成都锦江边。《舆地纪胜》:“散花楼,隋开皇建,乃天女散花之处。”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03-306
2、
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61-164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六首。这组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中唐朝收复长安后的至德二载(757年)岁末。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兵破潼关,唐玄宗西幸,是谓西巡。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至德二载(757年)十月,肃宗还长安,遣使迎玄宗。十二月丁未,玄宗还长安;戊午,以蜀都(成都)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长安)为中京。此时李白在寻阳被判为长流夜郎徒刑,他忍着悲痛写下这组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03-306
2、
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61-164
简析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六》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形容江水清澈明丽,如同洗涤过的锦缎,流淌万里,展现出江河的壮阔与美丽;次句形象描绘了船帆高耸如云、船只豪华如龙的景象,显示出行旅的盛大与气派;三句写北方宫廷的园林之美;末句又说南京散花楼亦可与北方的上林苑相映成趣。全诗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江河之美与帝王行旅之盛况,情调昂扬。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哀江头
杜甫〔唐代〕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一笑 一作:一箭)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