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邹一桂百花卷

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代〕

东风骀荡珠斗旋,女夷早识当司权。探春为使冒晓寒,垂垂雪节报韶年。

东郊迎春春可怜,赭黄袍笏映日暄。是时红梅方灿然,暗香疏影笑逋仙。

晓妆学杏斗芳鲜,九嶷萼绿环佩珊。不许舞蝶知因缘,湘妃波上犹跹跹。

云仪雾从衣袂联,九龙为御不须鞭。一品九命瑞香团,味输龙沉与麝兰。

万粒齐绽雪点残,诗人漫誇紫毬般。宝珠山茶出祗园,杨妃焦萼空喧传。

滋兰九畹忆屈原,凌驾菉葹突蕙荃。东皇绶带垂翩翩,管领嫣红姹紫天。

南阳诸葛卧龙蟠,只今遗种犹田田。玉李含桃相樛连,繁英碎瓣春星攒。

色香不辨孰媸妍,百花领袖文杏专。上林仙子名姓宣,亦有行人断魂牵。

清明时节村舍边,双双金雀何飞翾。宛同社燕珠帘穿,紫棉垂丝笑靥嫣。

欲绾青阳片刻延,荆花解令昆仲欢。不须更咏棣华篇,光风转处蕙丛芊。

态比吴兰差娟嬛,野薇含笑美且鬈。苧萝村里浣纱人,蝴蝶惯抱花心眠。

紫罗花凤低枝骈,海棠贴梗种尤难。元都观里春将阑,桃花人面啼阑干。

雪梨映月小院偏,木笔点咏芳园閒。昭容紫袖俄双搴,流苏万结压井栏。

蕃薇金朵垂篱垣,如来迦叶曾示禅。何来于菟绕戒坛,比邱伏后都忘筌。

谁将荷包名牡丹,满贮春和露未乾。轻鯈出水波溅溅,弱干掩映梳烟鬟。

银丝万缕疑珠贯,瑶葩真是抵金钱。浴蚕初罢豆花繁,不与桃李争春官。

绕蹊棠棣常偏反,满囊金粟胜霜籼。双成上元纷骑鸾,石家步障金谷筵。

紫丝十里围芳阡,沃丹九转驻朱颜。虞姬杜鹃愁满川,蕊珠宫里綵毬悬。

兰膏微晕胭脂殷,名传西府堪吟攀。长春四季开斓斑,直将春秋纪八千。

丛丛石竹疑湘斑,洛阳魏紫尤称尊。琼田瑶圃樊杜班,沉香乐游应并删。

身傍小玉欺素蛮,木香郁李枝连蜷。玉堂佳客挥吟笺,缤纷翠羽来空山。

亚盆栀子丽且娴,但闻薝卜馀香捐。忘忧最爱北堂萱,豆篱花满凉蛩喧。

金银引蔓飘温黁,蜀姬濯锦锦浪翻。石榴争似葵心丹,南中金丝五出圆。

盈盈黄苞衬绿盘,千叶翠桃欹晚烟。连昌宫墙那能关,还疑洞口寻刘阮。

玫瑰宜上美人钿,缠枝千结芳菲魂。佛国嘉种称旃檀,离垢顿悟倒刹竿。

渭川遥接武陵源,观音幻柳何曾观。石菊凌霄剪碎纨,或绽砌旁施松颠。

海桐濛濛清露漙,渌波初日舒芳莲。亭亭翠盖凌风轩,虙妃罗袜步银湾。

郎名紫薇侍金銮,晚香未入嵇含编。岸莲紫鹤净粉铅,玉阶岸帻鸡人冠。

露晨报曙琐窗前,清江红醉雁初还。牵牛七夕鹊桥填,秋葵凤仙簇藓砖。

美人绿鬓映貂蝉,闻雷悟处同风幡。马兰珠兰争笑嘕,茉莉吐馥髻云𩆓。

海棠秋染红霞痕,幽馨逸态难具论。淡竹不离僧伽肩,芒鞋挂处铁线缠。

汉宫秋色赤燄燀,玉簪插髻清芬喷。蓝菊翠梅各婉婵,桂花丹粟月窟根。

木樨弄影临清湍,夜来香绽花须鬗。桃蹊李径委榛菅,九秋佳色东篱存。

当年陶令兴盘桓,金英落砌犹堪餐。嘉名万寿荐寿樽,月月红妆灿朝暾。

芙蓉寒倚夕阳滩,江乡一幅图范宽。累累天竹缀琅玕,山茶艳质名玉环。

香传真蜡薇露湔,月明林下殊清便。玉梅宜殿花王铨,更番风信非虚言,明年芳事从头看。

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 (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他在位共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1314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寄严荪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漫感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息争

刘大櫆 刘大櫆〔清代〕

  昔者孔子之弟子,有德行,有政事,有言语、文学,其鄙有樊迟,其狂有曾点。孔子之师,有老聃,有郯子,有苌弘、师襄,其故人有原壤,而相知有子桑伯子。仲弓问子桑伯子,而孔子许其为简,及仲弓疑其太简,然后以雍言为然。是故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呜呼!此其所以为孔子欤?

  至于孟子乃为之言曰:“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之言不息,孔子之道不著,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当时因以孟子为好辩。虽非其实,而好辩之端,由是启矣。唐之韩愈,攘斥佛老,学者称之。下逮有宋,有洛、蜀之党,有朱、陆之同异。为洛之徒者,以排击苏氏为事;为朱之学者,以诋諆陆子为能。吾以为天地之气化,万变不穷,则天下之理,亦不可以一端尽。昔者曾子之一以贯之,自力行而入;子贡之一以贯之,自多学而得。以后世观之,子贡是,则曾子非矣。然而孔子未尝区别于其间,其道固有以包容之也。夫所恶于杨墨者,为其无父无君也;斥佛老者,亦日弃君臣,绝父子,不为昆弟夫妇,以求其清净寂灭。如其不至于是,而吾独何为訾謷之?大盗至,胠箧探囊,则荷戈戟以随之,服吾之服,而诵吾之言,吾将畏敬亲爱之不暇。今也操室中之戈而为门内之斗,是亦不可以已乎?

  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人貌之不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哉?北宫黝、孟施舍,其去圣人之勇盖远甚,而孟子以为似曾子、似子夏,然则诸子之迹虽不同, 以为似曾子、似子夏可也。居高以临下,不至于争,为其不足与我角也。至于才力之均敌,而惟恐其不能相胜,于是纷坛之辩以生。是故知道者,视天下之歧趋异说,皆未尝出于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余;夫恢然有余,而于物无所不包,此孔子之所以大而无外也。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