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染丝

墨子 墨子〔先秦〕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墨子先生见到染丝的人时感叹道:“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所投入丝的颜色改变了,丝的颜色也随着改变。染完了五次,然后就改变了五次颜色。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不仅仅是染丝有这种情况,治国也有如染丝一样。舜被许由、伯阳所染,禹被皋陶、伯益所染,汤被伊尹、仲虺所染,武王被太公、周公所染。这四位君王因为所染得当,所以能称王于天下,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凡是提起天下著名的仁义之人,必定要称这四王。

注释
子:先生。
言:疑是衍文。
苍:青色。
所入者变:指所投入丝的颜色改变了。
其色亦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以墨子观察染丝为引子,深刻阐述了环境对个人修养的深远影响,并进一步扩展到国家治理层面。文中通过古代圣王受贤臣熏陶成就伟业的例子,强调了选择正确榜样和导师的重要性。这篇短文寓意深远,对个人修身与国家治理有深刻的启示,倡导人们应谨慎选择自己的成长环境与导师,以追求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事业。

墨子

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10篇诗文 ► 35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击壤歌

佚名 佚名〔先秦〕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人

诗经·国风·郑风〔先秦〕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孔子家语·敬受教

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者不释棰策也,操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徒谓 一作:徒请)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