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四则
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或译为:我教授给你的,你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注释
而:连词,表转折。
简析
第一则是提倡学思结合,以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第二则是鼓励人们保持谦逊,不虚假,不掩饰自己的无知,要诚实面对自己的知识状态;第三则强调了勤奋好学和谦逊求知的精神;第四则将学习态度分为三个层次,申明一种积极主动、享受学习过程的态度。
穆公亡马
《说苑》〔先秦〕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少昊蓐收父子
佚名〔先秦〕
少昊有子曰该,为蓐收。《国语》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山海经》
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国,石城金室,饮气之民,不死之野,少皞、蓐收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淮南子》
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渤山,神蓐收居之,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山海经》
栎树托梦
庄周〔先秦〕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