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

李贺 李贺〔唐代〕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花入 一作:萤入)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晨的别浦笼罩在阴暗中,午夜的罗帷充满了忧愁。
喜鹊已离开,穿过了明亮得可穿针线的月亮,花朵飘进了晾衣的高楼。
天上的明镜被分成两半,人间的人们仰望那如玉的月亮。
钱塘江边的歌妓苏小小,又要度过这又一个秋天。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
浦:水边。别浦:指天河、银河。王琦云:“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绝之地,故谓之曰别浦。”
罗帷:丝制帷幔。战国楚宋玉《风赋》:“跻于罗帷,经于洞房。”
“鹊辞”句:七夕乌鹊填河成桥,以渡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一句写天上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之景,一句抒人间孤男夜半怅然怀思之情。银河是牛郎织女每年相会后续又分离之处,故而称作 “别浦”。今夜的别浦云雾迷茫、星河闪烁,牛郎织女仍能在鹊桥上相依相偎,珍惜这短暂的美好时刻,互诉离别一年来的相思深情。纵使相逢匆匆,终究要执手泪眼、黯然别离,但他们好歹得以重逢,情谊如旧,悲中藏乐。​回想自己,一年前的这个夜晚与恋人定情后,便从此天各一方,再无相见之日。此刻已至夜半,恰是牛郎织女情意浓烈之际,诗人却只能怅然躺卧在罗帐之中,睁着眼在相思里煎熬,心中的愁绪愈发浓重,何况往后能否再相见仍是未知,真如李贺《秋来》中 “思牵今夜肠应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七夕》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通过对比,对诗人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层的刻划;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其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颈联着想天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进行渲染;尾联貌似平淡,其实蕴含无限缠绵的情思。全诗构思新奇,抒情深细,语言工整,妙语天成。

创作背景

  朱自清《李贺年谱》提到此诗,但未详作年。从内容看,这首五律当是诗人因七夕而怀念所眷恋的女子的抒情之作。据诗人另作《恼公》所述,他们定情之日,正是前一年的七夕。

参考资料:完善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9-11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元和十一年(816年),李贺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2篇诗文 ► 66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杜牧〔唐代〕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筝

李端 李端〔唐代〕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杜甫〔唐代〕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先还汉 一作:元还汉)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