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营曲·叹世

马谦斋 马谦斋〔元代〕

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衡。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搓手磨剑,一遍又一遍。自古以来,世间的大丈夫本就不少。可如今,有人揽镜自视,早已两鬓斑白、满头银发——终究是虚度光阴,怀才不遇,困在茅屋之中。可叹如今,谁还赏识如廉颇般的将才,谁又肯任用似萧何般的贤能?不如趁早奔往海边,或是隐居深山。这世道啊,即便平地也会无端起风波。

注释
剑频磨:喻胸怀壮志,准备大显身手。
青镜摩挲:言对镜自照,白发欺人。青镜,青铜镜。摩挲,抚摩。
蹉跎:虚度光阴。
衡窝:隐者居住的简陋房屋。
廉颇:战国时赵国的良将。
萧何:汉高祖的开国元勋。
山阿:大的山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柳营曲·叹世》满含对元代现实的愤懑与不满,精准刻画了当时文人怀才不遇的境遇——许多人胸怀大志,最终却落得“白首蹉跎、困于衡窝”的下场,即便有廉颇般的威名、萧何般的才学,也得不到赏识重用。曲子以辛辣笔触抨击统治者弃用人才的黑暗现实,道尽文人只能“忙逃海滨、急隐山林”的无奈,只因险恶世道里“平地也起风波”,何苦无端招惹祸患。全曲言辞简练,愤懑之情扑面而来,风格苍劲奔放。

  曲子循着人生轨迹展开:先写早年的昂扬意气——摩拳擦掌、反复磨剑,盼求出人头地,再以“古来丈夫天下多”自许,不甘人后的气概跃然纸上。可紧接着,现实便急转直下:求仕之路屡屡受挫,到头来只能揽镜叹息,见白发如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在元代,许多文人胸怀大志,但结果只是壮志难酬。从马谦斋现存作品看,他曾颇有一番抱负,也曾在大都等地做过官,后来却辞官退隐。《柳营曲·叹世》当是为感叹怀才不遇而作。此曲为元杨朝英辑《太平乐府》收录。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修生·元曲大辞典(修订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2、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简析

  此曲是以时间前后顺序来写的。先写青年时期摩拳擦掌,希望以后能出人头地;接下来写自己求仕未遂,到头来却叹息白发如雪、岁月蹉跎,潦倒困顿在穷街陋室;又以廉颇和萧何的典故寄遇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最后说那些莘莘才士,都争先恐后地逃往海滨、归隐山河,只因仕途险恶。全曲夹叙夹议,风格苍劲奔放,愤懑之情溢于言表,感叹那些即使有着丰功伟绩之人也得不到赏识和重用,告诫自己当早早隐居、不问世事,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

马谦斋

马谦斋

马谦斋,[元](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与张可久同时,且相识。工散曲,太平乐府等曲选集中所收颇多。张可久有《天净沙·马谦斋园亭》,曾在大都(今北京)作过官,辞官后归隐,有人说他后来隐居杭州。现存小令十七首► 6篇诗文 ► 1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凭栏人·春日怀古

赵善庆 赵善庆〔元代〕

铜雀台空锁暮云,金谷园荒成路尘。转头千载春,断肠几辈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殿前欢·碧云深

卫立中 卫立中〔元代〕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瑟,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

杨果 杨果〔元代〕

玉箫声断凤凰楼,憔悴人别后。留得啼痕满罗袖。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