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塞

曹勋 曹勋〔宋代〕

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其二。闻南使过,骈肩引颈,气哽不得语,但泣数行下,或以慨叹,仆每为挥涕惮见也。因作《入塞》纪其事,用示有志节,悯国难者云。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胡儿。
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
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一生是多么地不幸:靖康初,金虏包围了京城。
城被攻破后,金兵蜂拥而入,把我掳到了这北国。
今天忽然听说宋朝的使节要从这里经过,看看这身胡人打扮,心中羞惭难遏。
我立在最高的山坡,尽力想看清楚宋使的仪仗面目。
宋使过去了,我又悄悄地计算着他回程的时间,想再次看到他,在西风中满怀伤心,涕下滂沱。

注释
朔庭:犹北庭。指北方异族政权。
骈肩:肩挨着肩。引颈:伸长颈项。
挥涕:挥洒涕泪。惮:怕,畏惧
悯:哀怜。
靖康:宋钦宗年号(1126-1127年)。
胡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诗用乐府体,用第一人称写,选取了陷身金虏的一位妇女的经历及行事,表现广大金统治区宋遗民不屈服金人统治,渴望能得到解放、脱离苦海的心情。

  诗前四句写这位女子失陷敌国的经过,追述她原本是京师良家女子,靖康初金人攻陷汴京,把她掳到北地的辛酸遭遇。四句写得平平,但其中强烈压抑住的悲痛,仍可体会出来。

  接下四句写女子见到南方来的使节的反应,说她听到宋使经过,由于自己穿戴着金人装束,心中深以为耻,不敢挤过去看,可对故国的眷恋,对故国来人的亲切感,又驱使她不能不去看,所以她远离人群,爬上最高处,去瞻望使者的队伍。这四句刻画心态妙到毫末,“立向最高处”极其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岁末,曹勋奉命出使金国,见宋朝遗民听到南宋使臣经过,都聚在一起观看,呜咽流泪,他心中十分感慨伤心,作了《入塞》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4-205

简析

  《入塞》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用第一人称写,选取陷身金虏的一位妇女的经历及行事,表现广大金统治区宋遗民不屈服金人统治,渴望能得到解放、脱离苦海的心情。整首诗写得情味很浓,感人肺腑,诗人见到家国沦陷,人民受难,心中愤愤难安,故诗中处处凝结着血泪。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1670篇诗文 ► 2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花信来时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晓行望云山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