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西湖

苏辙 苏辙〔宋代〕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呆在家不出门已经有十余年了,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
所走地方的市民都争着询问,偶然遇到的鱼鸟也惊讶猜疑。
可惜周围没我和我志同道合的人,谁能够与我共同举杯饮酒呢?
回到家中什么话也不说,掩屏卧躺在床上,只有古人时而来到我的梦中!

注释
闾阎:指平民。
可怜:可惜。
开樽:举杯(饮酒)。

赏析

  首联一笔带过十年的生活,他对不出门、不见人是自持甚严的。在徐度《却扫篇》也有同样轶事的记载,生动反映了苏辙晚年杜门颍滨的实际情况。“湖上重游”则为点题,“一梦回”说明他时时梦游西湖,“闭门不出”完全是为时势所迫。他在《泛濞水》中说:“早岁南迁恨舳舻,归来平地忆江湖。”“忆”字也表明,“闭门不出”的生活是苦闷的。虽一笔带过但也清晰形象写出作者生活的孤寂与无奈。

  颔联写颍昌市民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突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运用拟人、对偶,写百姓问询,对以“鱼鸟惊猜”,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出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游西湖》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述市民和鱼鸟对诗人出游西湖的反应,侧面突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也写出他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这首诗表意深刻,形象生动,真实地记录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活化出其郁郁寡欢的神情;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徽宗朝的政治黑暗。

创作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苏辙与兄苏轼同试制科,他在《制科策》中对于宫廷奢靡、吏治败坏等等现象,直言不讳,因而不得高第,除为商州军事推官。苏辙辞不赴任。嘉祐七年十月,苏轼作《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三首,于是苏辙乃有此次韵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白寿彝总主编;陈振主编·中国通史 第7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下 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06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01篇诗文 ► 83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春晚

周敦颐 周敦颐〔宋代〕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张先〔宋代〕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