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子厚书
刘禹锡〔唐代〕
禹锡白:零陵守以函置足下书爰来,屑末三幅,小章书仅千言,申申亹,茂勉甚悉。相思之苦怀,胶结赘聚,至是泮然以销,所不如晤言者亡几。书竟获新文二篇,且戏予曰:将子为巨衡,以揣其钧石铢黍。予吟而绎之,顾其词甚约,而味渊然以长,气为干,文为支。跨跞古今,鼓行乘空。附离不以凿枘,咀嚼不有文字。端而曼,苦而腴。佶然以生,臒然以清。予之衡诚悬于心,其揣也如是。子之戏子,果何如哉!夫矢发乎羿彀,而中微存乎它人。子无曰必我之师而后我衡,苟然,则誉羿者皆羿也,可乎?索居三岁,俚言芜而不治,临书轧轧,不具。禹锡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刘禹锡谨启:零陵太守用信函装着您的来信送到我这里,信纸三幅,短章文字仅千字,言辞恳切勤勉,殷切勉励的心意十分详尽。我此前积压的相思愁苦,像胶一样凝结、像赘疣一样聚集,到如今才彻底消散;这份读信的感受,与当面和您交谈相比,差不了多少。信中还附了两篇新写的文章,您还开玩笑对我说:“要请你做杆大秤,来称量这文章的分量从钧、石到铢、黍这样细微的差别都要辨明。”我吟诵并细细解读这两篇文章,只见文辞十分简练,而意味却深厚悠长。文气如同树干,文辞如同枝叶;意境超越古今,气势如击鼓前行般凌空奔放。文气与文辞的融合,不依赖刻意的雕琢;品味其中意趣,不局限于文字表面。文章风格既端庄刚正又
简析
这封书信满含挚友间的真挚情谊,开篇写友人书信寄来,消解了长久的相思之苦,近于当面畅谈。继而回应友人以 “巨衡” 评新文的戏言,赞友人新作辞约意深,以 “气为干,文为支” 喻其风骨与文采相融,兼具跨古今的气度与清润的韵味,评得恳切又贴切。末句提及自身索居三年文辞荒疏,笔调自然。通篇无刻意雕琢,既见文评的精准,更显友人互动的温情,质朴中见真诚。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03篇诗文 ► 591条名句
无题·八岁偷照镜
李商隐〔唐代〕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蝉
李商隐〔唐代〕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