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
谢惠连〔南北朝〕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
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
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
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
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
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斗星转没有停时,日影轮转快如被催。
白露滋生园菊盛开,秋风庭槐落叶累累。
肃肃之声莎鸡振翅,烈烈啼叫寒蝉声悲。
黄昏阴气郁结天穹,一轮明月皓然中闺。
美人动手准备衣裳,整理衣饰相互招携手。
戴上玉饰走出北房,鸣金声伴走上南阶。
屋檐高高砧声响起,楹柱长长杵声哀哀。
两袖扬起淡淡芳菲,双鬓沾染些微汗滴。
制衣布帛已经捣好,君子远行依旧未归。
裁衣要用笥中之刀,缝成万里御寒之衣。
满满一筐出自我手,密密封上待你开启。
腰带尺寸根据往昔,不知如今是否合适?
赏析
捣衣,即捶展布帛、缝制衣裳。一般写这个题目内容多是秋冬季节妇女为远行的丈夫缝制衣物。这首诗共二十四句,每四句为一层次。
第一层写节令。“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这两句是说,星斗一刻不停地在运行,日影的移动快得如若被催促着一般。“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这二句写秋天说来就来了,天气凉了。第二层写秋夜景象。“肃肃莎鸡羽,
烈烈寒螀啼。”“莎鸡”,即纺织娘,蟋蟀一类的昆虫。《诗经.七月》有“莎鸡振羽”的话,振羽,发声鸣叫。“寒螀”,即寒蝉。“肃肃”、“烈烈”,这两个叠词既用以摹声,又传出了人们听到莎鸡振羽、寒蝉啼鸣时的一种凄厉的感觉。“夕阴结空幕,宵月皓
谢惠连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48篇诗文 ► 96条名句
长安何如日远
《世说新语》〔南北朝〕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五言
谢惠连〔南北朝〕
日落泛澄瀛,星罗游轻桡。
憩榭面曲汜,临流对回潮。
辍策共骈筵,并坐相招要。
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亭亭映江月,浏浏出谷飚。
斐斐气幂岫,泫泫露盈条。
近瞩祛幽蕴,远视荡喧嚣。
晤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
陈遗至孝
刘义庆〔南北朝〕
陈遗至孝。母喜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而遗母。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