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隋王鼓吹曲·登山曲

谢朓 谢朓〔南北朝〕

天明开秀崿,澜光媚碧堤。
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
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
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气清明,长满花草的山崖也展现出来,一泓清水,波光粼粼,水边长堤含青滴翠。
飞莺被风荡得飘乱起来,天上的行云,被春树的芬芳所吸引,低低地贴近着春树飘过。
暮春时节换上华美的轻装,沿着山路向高处攀登。
登上高山,纵目远眺,想到千年前的孔子登上东山,眼底的鲁国变得很渺小了。
蕙草生长得正茂盛,贵族子弟正好来此隐居恣意游赏。

注释
崿:山崖。
峤:尖而高的山。
王孙:贵族子弟。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简析

  《隋王鼓吹曲·登山曲》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写山光水色,点明天气晴朗,景色生动鲜明;接着赋予无生命的“风”、“云”以生命和感情,增添了生命力,春景如画,人在画中;而后由写景转叙游,说正是游人脱去寒衣、换上轻装、登临游赏的大好时节;接下由叙游转抒情,诗人发思古之幽情,产生人生短暂之感;最后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语意,说不悦于官,羡慕归隐之意已溢于言表。全诗语言雅致,意境高远,旨在记游,把景色写得旖旎多姿、把行程写得如历其境、把情感写得渺邈超然,见出诗人高妙的笔法。

赏析

  这是作者在荆州奉随王萧子隆之命写的《乐府·鼓吹曲》十首中的第九首。写登山游览,流连忘归之意。

  诗首句点题写“崿”。“崿”,即题中所登之山。“天明”一词含义双重,既是指这一天的天亮早晨,也指这天天色晴朗。“天明”二字虽不见着力,但却是全文要领。倘无晴朗天气,不但下文全景皆晦,而且更无登山游览可言。

  但有山色而无水光,景色虽佳,总感欠缺。故下句紧接着写水。以“澜光”喻水,以“碧”形容水边的堤岸,中间着一“媚”字,把“澜光”、“碧堤”的生机活活画出,让读者仿佛看到一泓清水,波光粼粼,水边长堤含青滴翠,景色十分生动、鲜明而优美。游人乐此将陶然忘归了。这二句写静

展开阅读全文 ∨
谢朓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262篇诗文 ► 14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舞诗

萧衍 萧衍〔南北朝〕

腕弱复低举,身轻由回纵。
可谓写自欢,方与心期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武陵王左右诗

萧纲 萧纲〔南北朝〕

顶分如两髻,簪长验上头。
捉杯如欲转,疑残已复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一

鲍照 鲍照〔南北朝〕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着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