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三
李白〔唐代〕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阳国的春树绝似影丰,太上星所驾幸的新都如同长安的旧宫。
柳色之青绿绝不下于秦地之柳,花光之红艳也不减于上阳之花。
注释
华阳:蜀国的国号,此指成都。
新丰:汉县名。
上阳:唐宫名,高宗所建,在洛阳。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03-306
2、
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61-164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此组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中唐朝收复长安后的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岁末。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兵破潼关,唐玄宗西幸,是谓西巡。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月,肃宗还长安,遣使迎玄宗。十二月丁未,玄宗还长安,戊午,以蜀都(成都)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长安)为中京。此时李白在寻阳被判为长流夜郎徒刑,他忍着悲痛写下这组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03-306
2、
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61-164
简析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点出新都的景致之新、之美;次句又说新都给予人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仿佛重游长安的旧宫;后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新都的柳色与秦地的绿、花光与上阳的红进行对比,突出新都景色的独特之处,说此处春色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此诗将成都的富庶繁华写得花团锦簇,对成都的自然之美进行了传神的描绘。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早梅
齐己〔唐代〕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别董大二首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春宿左省
杜甫〔唐代〕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