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道德经第五章

老子 老子〔先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把万物视同草、狗一样;圣人无所仁爱,把百姓视同草、狗一样。天地之间,不就像冶炼用的槖籥么?中间空虚,​风从中出,源源不断,​似用之不竭,愈动风愈出。博学多知者明辨圣人仁爱之意,然而仁爱不合于天地之道,执之以行,必然会至于困窘,不能持续,不如持守虚静,像槖籥一样运转不息。

注释
仁:仁爱,爱护。
刍狗:草和狗。
橐籥​:古代的风箱,多用于冶炼时为炉火鼓风助燃。
屈:枯竭,穷尽。
数:屡次,多。
穷:困厄,困窘。
守中:即守冲,持守虚静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老子主张圣王应该效法“不仁”的天地,对百姓也要做到“不仁”​。所谓“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一命题集中地体现了老子“不干涉”的治国理念。老子认为,对于百姓,既不要去伤害他们,也不要去爱护他们,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发展生产,调节生计。本章还说明了“守中”原则,为人做事要讲究度,要不偏不倚,这就是老子说的“守中”思想。

老子

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0年,一说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史记》《后汉书》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苦县(今鹿邑)厉乡(一作赖乡)曲仁里人(一说安徽省涡阳县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11篇诗文 ► 2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歌·云中君

屈原 屈原〔先秦〕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垓下歌

项羽 项羽〔先秦〕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作

诗经·周颂·清庙之什〔先秦〕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