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干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雪干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
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雪融化,天空明净,远山清晰可见,在南面田野里,芬芳的花草又可以随处找到了。
无数次的皱眉,此刻都换成了笑颜,春风吹拂着柳树,仿佛千万条金黄的丝线在舞动。

注释
雪干:雪水因天晴而干。
遥岑:远山。岑,小而高的山。
南陌:此指南面的田野。陌,田间的小路。
芳菲:指芬芳的花草。
颦(pín):皱眉。此处以“千颦”喻柳叶秋冬之时不能生长,犹如女子眉头紧缩。或谓“千颦”喻天阴雨雪已有很久。
万黄金:喻指杨柳。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兆鹏 黄崇浩.王安石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8-139
2、 东篱子解译.王安石集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63-64
3、 高克勤.王安石诗词文选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66

创作背景

  王安石曾两度任宰相,又两度罢相。再次罢相之后,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此诗作于早春一阵雪后,当系晚年之作,而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确定。

参考资料:完善

1、 东篱子解译.王安石集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63-64

简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雪后春景。一二句描写了积雪消融、阴云散净、晴空万里、芳菲随处可见的景致,说明了迷人的春天又回到了人间,送来了美好景色。在此,作者在潜移默化之中悄然展现了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与人们的心理变化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三四句主要写春柳在和风送暖的吹拂之中,千枝万条柔媚可人,在明媚的阳光下随着春风摇荡出金色光泽。这句“换得千颦为一笑”使用拟人的艺术手法凸显春意,意义深远,一语双关,既显扬了春风之德,又赞美了春柳的善解风情,使迷人的春景更加形象生动,从而将心中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1篇诗文 ► 75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殢酒 一作:泥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苏轼〔宋代〕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苏轼〔宋代〕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杳茫 一作:渺茫)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