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唐代〕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
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地面的万物与天际分界清晰,高塔的上绘满图画的塔梁在三层天之上。
湖水把金色的古刹与塔影袅袅摇晃,太阳正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如同燃烧的火球一样。
飞鸟箭一样穿过琼玉的珠帘,彩漆的塔拱拥抱着明媚的霞光。
眼光随着蜿蜒的大路远去,心思却追随着离别的船帆。
秋露把梧桐与楸树叶洗白,寒霜把柚子与柑橘催黄。
隐约中看到了那玉白的毫毛,刹那间把迷茫的世界照亮。
注释
《楚辞》:“将往观乎四荒。”玉逸注
简析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西灵塔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此诗艺术风格明快,描写精当全面,“水摇金刹影”这句可以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媲美,结句很有禅意。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若佛光玉毫能于此地显现,愿照亮所有迷途之人。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风雨
李商隐〔唐代〕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唐代〕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 一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