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三首·其二
李白〔唐代〕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如素 一作:欲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忆情郎啊,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注释
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凤凰柱:瑟柱上雕饰凤凰的形状。
创作背景
这首《长相思》的创作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李白被“赐金还山”之后,大约是他被排挤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简析
《长相思三首·其二》是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接下来描写无法安睡的思妇,只好在月下弹一曲哀伤凄美的琴瑟,托明日和煦的春风飞往燕然,又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后四句是同一个情形的表达,思妇揽镜自照,发现自己容颜憔悴,不禁悲从中来、无法断绝。全诗情辞凄苦,话语伤感,写思妇忆君、怀君,真乃悱恻缠绵。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新安吏
杜甫〔唐代〕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简简吟
白居易〔唐代〕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