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窗听·记得香闺临别语
晏殊〔宋代〕
记得香闺临别语,彼此有、万重无诉。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源无处。
梦觉相思天欲曙,依前是、银屏画烛,宵长岁暮。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还记得在佳人香闺之中临别时说的话,我们心中都藏着万重心事想要倾诉。可如今,不知有多少这样的阻碍横亘在我们之间,让我与你仿佛被隔绝在桃源之外,再难相见。
从梦中醒来,相思之情愈发浓烈,眼看着天就要亮了。眼前依旧是那银色的屏风、燃着的蜡烛,长夜漫漫,一年又将到尽头。这个时候有什么办法呢?真希望能托那鸳鸯为我飞去,传递我的思念。
注释
香闺:指青年女子的闺房。
桃源:指当初与佳人欢会的地方。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冯煦《蒿庵论词》称之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385篇诗文 ► 316条名句
行香子·秋与
苏轼〔宋代〕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朝来 一作:秋来;光阴如箭 一作:飞英如霰)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苏轼〔宋代〕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