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深爱铜官山,此处乐趣无穷,即便住上千年,也舍不得离去。
我愿日日舒展衣袖,拂过五松山的每一寸山水。
注释
铜官:铜官山,在今铜陵市,盛产铜及其它有色金属矿藏,为中国有色金属矿的重要基地之一。铜官山矿历史悠久,唐以前就开采,唐时在此设置“铜官冶”、“铜官场”,铜官山由此而得名。
未拟还:言留恋铜官山,不想离开。拟:欲。
要须:需要,必当。
参考资料:完善
李白此诗,将对铜官山的眷恋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全诗虽为短短五言绝句,却以高强度的情感宣泄与大胆的夸张手法,成就了令人拍案的艺术效果——诗人直言偏爱铜官山的意趣,即便在此居住千年也不愿离去;若要尽兴起舞,更愿让舞袖拂遍整座五松山,字里行间满是豪放兴致与炽热爱意。
开篇“我爱铜官乐”便直揭主旨,无半分迂回。诗人以侠者般的直白坦露心迹,这份不加掩饰的豪爽,正是后续夸张手法的源头:唯有对铜陵爱得深切,才会有这般毫无保留的情愫。紧接着“千年未拟还”,从时间维度展开极度夸张——以“千年”的漫长时光,具象化诗人眷恋的绵长。这种对时间的放大,并非空泛的修辞,而是将抽象的爱意转化为可
这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游铜陵时所作,作者看到铜官山、五松山的雄浑景色,酒醉以后,兴奋地舞之蹈之,再也不想回长安去了。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