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李白〔唐代〕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峨眉山高耸入云,高过了西天的天际,罗浮山与南海紧紧相连。
有名的画家精心构思,挥动彩笔,仿佛把山和海都驱赶到了我们眼前。
满堂都是那空明的翠色,就好像可以用手扫取一样,赤城山的霞气,苍梧山的云烟,都呈现在画中。
洞庭湖和潇湘水,意境悠远渺茫,三江七泽,情思曲折回环。 惊涛骇浪汹涌澎湃,流向何方呢?
那叶孤舟一去便不知哪年能回还。江中的征帆好像一动不动,也不打旋,飘飘摇摇仿佛被风吹落到了天边。
我心摇神驰,极目远望,兴致难以消尽,什么时候能登上那海上三仙山的山巅。
画中西峰高峻,流泉喷涌,横在水中的石头冲激着水波,
鉴赏
李白题画诗不多,此篇弥足珍贵。此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奇迹,再现了观画者复杂的情感活动。他完全沉入画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过一枝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笔予以抒发,震荡读者心灵。
从“峨眉高出西极天”到“三江七泽情洄沿”是诗的第一段,从整体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妙夺天工的本领。这里的“绎思”或可相当于今日所谓的“艺术联想”。“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地再现生活,这就需要“绎思”的本领,挥动如椽巨笔,于是达到“驱山走海置眼前”的效果。这一段,对形象思维是一个绝妙的说明。峨眉的奇高、罗浮的灵秀、赤城的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作者游当涂时。当涂,唐属江南东道宣州,今为安徽马鞍山市属县。赵炎,即赵四,天宝中为当涂县尉,与李白过从甚密,李白诗中有《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寄当涂赵少府炎》等诗,均是赠赵炎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95-297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70-272
简析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画工创造的图景,写出观画者的心理活动,表现出诗人神与物游的审美情趣以及向往出世的愿望;诗中把对画家的赞美、画的内容和自己看画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得情景交融而又层次分明,视野开阔、气势磅礴,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7篇诗文 ► 5979条名句
写情
李益〔唐代〕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